印刷企业如何做好印刷色彩管理?

2020/3/12 0:00:00来源:互联网作者:Grace

为客户提供稳定、准确的印刷品,做好色彩管理,也是疫情当下,印刷企业构建自身免疫力的关键一步。那么,印刷企业如何做好印刷色彩管理?首先,一些“想当然”观念必须要改变


色彩管理就是上色彩系统?


相比于硬件投入,能投资软件系统的国内企业相对会少一些,一方面受制于国内固有观念,另一方面则随机器配套导入,还有些是听说不上色彩系统光上净硬件也没用,于是又进行了追加投资。笔者经常也见到一些厂印前有GMG/CGS/EFI打样色彩控制系统,印刷有Ink Formulation配色系统及PressSIGN评分系统,实际生产却用得不好甚至根本没有用起来,软件设置错误、测量不当的情况比比皆是,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色彩管理就是买设备仪器?


许多企业想当然认为,做色彩管理就是要买一堆设备仪器,加上设备供应商的推波助澜,所以举凡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测版仪,甚至连轨道扫描仪或是原厂的闭环扫描台(仪)都闭着眼睛一股脑儿全部配齐。仪器到厂安装之后大多就完成验收,而没有系统地专业培训,结果自然是遗憾的,重金购买的设备多沦于闲置,几乎没有操作员懂使用,实际利用率往往不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说来也殊为可惜。


色彩管理就是做印刷曲线?


既然连线只是提升效率,要解决打样与印刷两两匹配的问题更常见的做法是上机印测试版调整出版曲线,于是印企专门请专业的第三方对印刷机进行了实地调整,上机测试并且做了曲线匹配,一时也达到了预期目标,所以就认为这就完成了色彩管理。但殊不知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设备波动、材料更换、人员替补等原因,曲线失效,结果又被打回原形,治标不治本,色彩依然不能实时匹配。


色彩管理就是搞连线放墨?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色彩管理就等同于上CIP3做连线放墨,造成近些年跟风从众者甚多,而这些厂绝大部分都是之前没有配置原厂CIP3连线而通过第三方设备方式得以实现的。诚然CIP3固然可以提升效率,打通了印前与印刷的数据传输,对提高色彩管理的效率有帮助,但它毕竟只传输了印刷机放墨数据,提高了机长的放墨效率,但没有解决印刷网点增大不标准以及油墨偏色、密度无标准等问题,就不能解决跟色问题,况且放墨数据与印刷机状态有直接关系,单单做CIP3往往只能医一时之病,因此它与色彩管理还是不能完全混为一谈的。


色彩管理就是高大上项目?


与之前那些观点相左,另外有些企业则一直以为色彩管理是高端项目,必定投入不菲,因此就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色彩管理是大企业才可以做的项目,需要全新的印刷机、齐全的测试仪器、高学历的技术员、大笔的投资预算等等,自己既然是中小企业仅有二手设备,加上目前的客户也没要求,就对其束之高阁,这些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企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色彩管理就是找专人来管理?


有些企业经历了一番磨难,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最后想到了是人的缺失,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某一个人的事,于是寄希望于指定某个人来兼职管理,或者挖有经验的高手来管理,于是开出高薪从大公司猎人出任,但是整个公司的氛围不改变,意识不改变,制度不改变,加上执行不到位,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认同,互不支持,互不配合,最后兼职人员迫于这些障碍和本质工作的压力,不得不半途而废;而那些空降了不久的高手水土不服,无计可施,也只好灰溜溜地离职了,色彩管理工作虎头蛇尾,又一次回到了原点。


色彩管理就是去考张证书?


比较注重宣传形象的企业在考证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举凡行业的认证,只要其他家有的都想方设法考回来,而不闻不问其实际应用效果;甚或直接派内部员工考专家称号、参与职称评审等;笔者曾经也见过不少的企业,G7/GMI/pOS/MellowColor,可以号称证书应有尽有,甚至内部有所谓专家称号的员工还不止一个,然而认证归认证,称号归称号,生产归生产,时过境迁,色彩管理水平依然没有多大的提升,或是原地踏步。


色彩管理就是为应付客户?


与以上情况较为类似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色彩管理就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要能够应付客户检查或者满足客户要求就可以了,至于能不能将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能不能不依赖于特定的某个人,能不能印刷的锅不要让印前来背,能不能用更少成本或是更短时间来完成订单生产,能不能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等更深入的问题则不甚关心。显然,这种指导思想下的色彩管理没有实际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印刷企业
安全 智能 高效
13年行业经验 业务覆盖全国
热线电话:4006-110-166
座机号 :0755-8268 2722